1.卸下董事長頭銜後,丁菱娟選擇以一個新的視角看待自己、看待生活,開始經營「第三人生」,開創品牌學院。
2.許多中小企業代工起家,經濟實力不容小覷,成為「隱形冠軍」。但,既是冠軍,為何要隱形?企業若懂品牌思維,就能提升經營高度及企業形象。
3.丁菱娟認為,實力滿分的企業,在外界眼中可能只有20分,而品牌學院的初衷,就是補上這不為人知的80分。
很多人問我,都到了人生下半場,為什麼還要拿石頭砸自己的腳,又創立一個「學院」?把自己搞得昏天暗地,忙得不得了,這是為了什麼?
這是我再次創業,跟第一次創業的心情完全不一樣。這次創業,不像過去壓力大、有包袱,沒有一定要賺錢或成功的想法。有些人問我:會不會有光環壓力?萬一創業不成功,豈不有面子問題?這些還真沒進過我腦海裡,到了一定年紀,還要去在乎別人的想法嗎?
我反倒在思考,「第三人生」如何能做些有意義的事,讓台灣中小企業具有品牌思維,讓企業在未來面對更複雜、更國際化的競爭時,有更高的眼界和氣度。
我考量的是兩點:一,要讓我能夠發揮所長,回饋社會。這才是我在意的。二,我還是想要過自在的第三人生,所以我絕不以工作為生活重心,把時間分配搞得進退失據。我會量力而為,目前1年只開1班,用一期一會的心情與學員共學。這樣的壓力小很多,我也能保有我的熱情和活力。
先前,我擔任許多新創公司及二代大學的導師。這幾年觀察,雖然我已從專業上退休一陣子,但學生們最希望我幫忙的,還是我原本的專業品牌與公關。於是我思考,如果真想回饋社會,可能還是要運用我的專業,先系統化設計課程,用教育和輔導的方式幫助中小企業,讓他們有方法和工具,才真正使得上力。
於是我開始籌畫,將之前在外商公司學習到的十八般武藝,重新濃縮淬鍊,整理出一個完整的知識架構。有系統地幫助中小企業走出一條正確的品牌之路。我也開始邀請我心目中適當又接地氣的老師,用工作坊的模式輔導學員。
台灣懂製造和研發的人多,這幾十年來,中小企業大多是靠代工起家,不論是科技業或中南部傳統產業,都在努力之下發展出不容小覷的經濟實力,也成就了不少「隱形冠軍」。但,既是冠軍,為何要隱形?為何不能大聲說出來讓大家知道?
主要的原因之一,是中小企業不具備品牌思維,尤其不懂B2C品牌之道。把製造做好,等著客戶下訂單,比直接面對消費者容易。因此,最有利潤的部分都讓品牌商賺走了,台商只能隱身在品牌商後面,定價策略完全受制於品牌商。
我並不是說台灣中小企業一定要走品牌之路,而是當企業多培養一點品牌的思維,就不會那麼受制於人,在經營上也可以提升高度及企業形象。若實力100分的企業,因為不懂品牌和溝通,外界看來只有20分,那我想做的,就是把這不為人知的80分補起來。
品牌學院,目前已經走了2屆,50多位學員,來自各行各業,有的正在草創階段,有的想創建品牌,有的想做品牌轉型,有的正準備二代接班、再創品牌高峰。每個學員需求不一,但都懷著一顆好奇、好學的心。
2屆下來,學員的回饋最令我感到欣慰。有人說,他們重新檢視自己的創業初心、理念及願景,更加重視企業文化、社會公益。有人則是因為有了品牌思維,讓他們更有自信,能將自己的事業說清楚、講明白,得到客戶肯定與贊同,因此接到意外的訂單。更有的是改變了管理風格,重視對內及對外的溝通,讓組織更有效率。看到學員的成長,我真的覺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。
未來,在這個專欄裡,我會分享更多學員的案例及故事。每個創業家都不容易,每個二代接班都有他的壓力,就讓我們從學院的視角來看看這些中小企業——有如貝殼裡的珍珠,勇敢地打開外殼,讓大家看見他們的閃閃光亮。